好长时间没有分享时间管理方面的技巧,前段时间在微信上分享这部分内容,有本书叫《另外8小时》,前段讲时间管理,中间讲工作、睡觉之外的8小时来创业,后面讲幸福。
1、掌控你的时间
- 列出大项 (可以猜、不包括周末、取平均时间、以实际为准、挑主要活动)
- 找出活动项目(把某一类时间的细节,尽量写清单,看电视:看的哪些节目。沟通:都跟谁沟通)
- 列出花在每项活动上面的时间
- 递延、消除、减少或保持:针对每一项任务按这4方面将列出的任务分类。
- 涅槃境界:考虑如何应用多出来的空闲时间
探索怎样更快的提升“个人学习能力”!!!
好长时间没有分享时间管理方面的技巧,前段时间在微信上分享这部分内容,有本书叫《另外8小时》,前段讲时间管理,中间讲工作、睡觉之外的8小时来创业,后面讲幸福。
这二天事情太多,没有时间写文章,把前段时间整理的2008年笔记汇总放上来,2008年共享15本读书笔记,加上今年的10多本书,目前一共在Blog分享了110多本跟学习方面相关的读书笔记,欢迎阅读。2012年的读书笔记要到年底才会整理出来。
以前整理的不同年度的读书笔记汇总:
2010年读书笔记汇总(12本)
2011年读书笔记汇总 (46)
继续分享知乎上的回复,我会定期整理一些知乎上的个人回复,里面有很多问题都有共性,唯一头痛的就是邀请我回答的问题实在太多,还有很多其它想答的问题都没有时间答,现在有将进200个,每天的空闲时间有限,只能慢慢消灭了。
有一起玩的,可以关注一下: warfalcon : http://www.zhihu.com/people/warfalcon
问题:阅读专业书籍怎么做读书笔记?
一般我自己的专业书籍就在书上做笔记
但是如果是借来的专业书籍,或者是电子版的专业书籍要怎么做笔记才好?
比如说曼昆的经济学,斯通普夫的西方哲学史,东北财经大学的中级财务会计
这类书的知识含量很多,如果光是阅读,很快就忘了很多,所以应该怎么写读书笔记才好
在知乎上有人问我【各位是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的?】,同样的问题一直有人问,包括微博、Blog、邮件,正好后把答案分享一下,以后有同类问题不再回复了。
1.读一本书时,你是从头到尾画一张还是多张?
(1)手绘的话,需要在家或公司,只有这些地方才有彩笔和A4纸,目前没有随意带着彩笔和A4纸的习惯
(2)手绘完一本书,要修改很多次,基本上都是多张。比如经常会画着画着就空间就够了,但分支错了。用错笔了,内容重要程度分解不对,写错字了。
(3)手绘时非常花时间,有时会比我读完一本书时间还长,必须准备2小时以上,如果书比较精彩有时会花上一天或一段时间才能完成。
2.读书读到哪个阶段开始绘制了?开始前、读完、还是一边读一边记?
除了小说只读1、2遍,大多数的书只要做笔记最少读2遍,先把书看完第一遍,对全书的内容和框架有个了解,阅读第二遍或第三遍时开始做笔记。
3.你是侧重梳理书的大纲、还是记录要点,或是记录自己联想到的想法?
(1)整本书是思维导图笔记,看到不错的就放在思维导图里, 最后从新梳理大纲,按自己的理解从新调整。
(2)针对某个细节,书中说可能会非常精彩,这时把书中的部分内容摘录做成读书笔记。
(3)刚开始时是记录要点,在后果整理时会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。
继续分享这本书的笔记,对于笔记系统这个Blog有非常多的经典文章,绝对是所有笔记类图书的精华了,有兴趣可以去看看。 比如:一次性学习会笔记的技术 和
记录老师所讲的所有内容并不是一个好现象。事实上,笔记多产者往往是成绩差的学生。
带来工具和你的大脑。最好选用活页夹,因为:
仔细听讲,体会、理解讲课内容,然后记笔记。
各种读者,新年快乐,这三天,在家里很好的休息一下,这二天正在玩新入手的Nook Tablet,“每天一本书”的年终总结正在写,今天先把2011年在这本Blog上分享的读书笔记汇总一下吧,整理的时候发现还有一些笔记没有发全,过几天会慢慢补全的。
2011这个Blog分享184篇文章,平均二天一篇Blog,其中读书笔记46本,另一个博客上分享了思维导图16本,再加上豆瓣上分享的,应该超过100本书的笔记,这些笔记占我去笔记总数的将近50%。
估计很少有人向我这样看书,你们虽然可能达不到我这个速度,但可以跟着我的脚步,大家一起成长,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,希望在微博、BBS或空间多分享多转分,帮助更多的人。
我的笔记也是一种浅阅读,如果你觉得不错,去看原书吧,还有一点,看完了就要去行动,列个计划吧。
2012年你准备看多少本书,看完一本好书一定要记得做笔记,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,2012年最少完成一本好书的思维导图笔记,然后向我的读书笔记Blog投稿一次,让我们一起成长,分享是种生活态度,它能让你得到更多。
2012我们来了。。。。。。
如果你觉得我分享的东西不错,请关注我:1、新浪 2、豆瓣 3、腾迅 4、Twitter 5、知乎